目前,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通常采用不同品种或多级养殖方式,只要把不同规格的鱼类放养在不同的流水槽中养殖即可。池塘的形状也是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的构件组装
当养殖经营者采用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并要付诸实践时,应注意以下事项:首先,对所选池塘的外形和结构进行改造,使其能够满足该技术和达到其效率的要求。一旦池塘改造完毕,就要考虑在池塘的哪个特定位置来建造养殖流水槽。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水深、电路接入、鱼类或饲料的运输、设施的管理和养殖流水槽与场内其它养殖设施位置之间的关联等。一旦选定了地点,就要把这个选址准备好用于IPRS系统的建造。如果计划建造一套浮动式养殖系统,那么就要制定出一套不同的设计和建造方案。由于固定式IPRS系统的设施和生产效率高,因此大多数的池塘养殖户都会采用固定式IPRS系统。
每个流水槽放养较大初始规格,如80g~150g(或更大)的鱼种,以使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获得最大效率和载鱼量。这些较大初始规格的放养鱼类能在本场的小规模流水槽里生产出来,这些小型流水槽的设计就是为了培育这些大规格鱼种所用。确保这些放养到流水槽的鱼种具有相同的规格,是在养殖场优化生产效率(饲料转化效率)维护规格一致的重要技术组成。同样重要的是,要使收获的鱼类达到水产品加工厂生产鱼片所需的标准规格,从而能生产出更多的可销售产品,使投入转化成效益。
地基的大小依据池底土壤的类型和稳定性确定,但通常要建60cm宽、50cm深的钢筋混凝土地基,其长度要覆盖到整个墙体。要用钢筋(1.5cm)来加固地基。墙体要用砖混砌成或者用混凝土浇筑成直立的墙体。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在沿墙体每3m~4m处建一个混凝土柱子来加固墙体结构。在地基的很多处的钢筋末端要留出来延伸进入到跑道池的池底部分,以使墙体地基与池底部分有一个硬连接。当墙体和下游的静水区建成后,再用混凝土在流水槽底部浇筑成10cm厚的池底。
最后再用钢筋网铺设在池底来加固跑道养殖池的底部。流水养殖槽的池底要建成平坦、光滑的表面,并与集污区的底部在同一水平面连接起来。附录中的图纸提供了一些流水池插槽的结构,这些结构能做在池壁墙体上,用于安装拦鱼设施。建议流水槽的上、下游分别预留2个插槽,其深度为5cm~7cm,宽度大约在6cm~7cm。
集污区作为流水养殖槽底部的一部分由浇筑而成,且与跑道底部在相同的标高。利用人工或开发自动吸污装置,已被认为是IPRS先进生产技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充分增氧的池塘系统中,总废弃物负荷仍是决定养殖产量和风险的重要因素。在日常管理中通过去除鱼类粪便固体物来减少池塘内的废弃物积累将能使养殖系统产出超出系统本身所能承载的更高产量。为了确保达到这一目标,最好采用自动(连续)收集去除废弃物的方法来优化减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