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欢吃野生鱼,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野生鱼的生存环境处于不可控状态,而在不可控的水体里觅食,食物链同样也处于不可控状态。
这样的野生鱼健康吗?食用这样的野生鱼安全吗?
答案是否定的!
“野生鱼的营养价值不一定优于养殖鱼,食用养殖鱼更安全。”据了解得知,市民对长江野生鱼的营养价值、口感存在一定误区。
以前长江一带经常有人捕鱼,野生鱼进入人们的餐桌,但同时也使得长江里的野生鱼越来越少。至禁渔以来,很多老人支持禁渔,但认为野生鱼“有营养、味道鲜美”,在他看来,野生鱼摄取天然食物,每天在江里游来游去“锻炼身体”,造就了好品质和好口感。
但也有些人在报道中了解到,有人吃生鱼片感染寄生虫的新闻,直言恐怖,并对野生鱼避而远之。
但也有专家说:“养殖鱼更安全”,究竟哪种说法更科学?其实,根据多份野生和池塘养殖的花骨鱼、河豚等鱼类的肌肉营养成分比较研究指出,野生和池塘水产品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基本相近,而池塘水产品不饱和脂肪酸、必需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成分甚至高于野生鱼,也就是说长江野生鱼的营养价值并不一定优于养殖鱼。“野生鱼通常在多个水域活动,诸多因素导致水体复杂不可控,自然影响到鱼的品质,另外,鱼的食物链也会因环境不可控而不可控,所以,食用野生鱼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我国对养殖水质、鱼饲料等都有严格标准,养殖水体通过科学方法净化,实现可控,好水好食养好鱼。以前,传统的池塘养殖方式,鱼粪、残饵等污物不能及时排出,滋生细菌,污染水质,池塘圈养模式基于“时时打扫卫生”的理念,及时移除残饵粪便,养殖尾水经降氮脱磷处理后回到池塘,实现零排放,确保养殖水体达到淡水养殖优质水质标准。你说,鱼生活在哪种环境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