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池塘养殖模式成型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仍以“进水渠+养殖池塘+排水渠”为主要形式。随着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池塘产量也随之增加。
不过这样付出的代价是大量的饲料投入、鱼类代谢产物的积累。有研究表明,在池塘养殖投喂的湿饲料中,有5-10%未被鱼类食用,而被鱼类食用的饲料中又有25-30%以粪便形式排出。
据了解,池塘中氮的输入来源中,饲料占90%-98%,磷的输入来源中,饲料占97%-98%,饲料中氮、磷除小部分供给养殖鱼类的生长外,大部分沉积于池底, 造成浪费和污染。
由于追求高产量,如今池塘的水产品养殖密度越来越高。当池塘中水产品达到一定密度后,过多积累的代谢产物将抑制其生长和限制单产,要想提高单产,必须定期更换新水。如池塘养殖梭子蟹,其日换水量不低于20%。
定期频繁大量换水,不仅会浪费宝贵的淡水资源,还会加剧周围湖泊、河流等水域的富营养化程度。有资料显示,鱼塘在生产过程中投入大量饵料、肥料后,水中氮、磷、有机物和藻类含量明显高于周边的水库。据测定,池塘中磷含量为0.25-1.34mg/L, 是不受污染水库磷浓度的8-43倍。
在高密度的水产养殖过程中,水产品容易发病,而养殖户不可避免要使用预防治疗药物。大量的化学药品添加在饲料中或直接泼洒使用,其中一些如红霉素、氯霉素、孔雀石绿等为禁用渔药, 但有些养殖者还在使用。这些有毒物质残留在水体中, 影响野生种类免疫力, 还造成生物残留,尤其是抗生素,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
水产养殖已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破坏了湿地、红树林及其他敏感的水生环境;农业用地转化为池塘后导致生态系统发生改变;半咸水池塘废水排放、泄漏及清淤工作导致陆地土壤和水体的咸化;为灌溉池塘而过度抽取地下水或其他淡水资源;疾病扩散对自然环境中的水生动物健康造成威胁;养殖的非本地物种逃逸后对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以及对鸟类和其他种群的潜在破坏等;与水体资源其他使用者的冲突及对养殖场附近居民的干扰。
因此,池塘循环水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正是在治理传统养殖中孕育而生的。
与传统池塘养殖相比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系统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1、大大提高了成活率,由于鱼类长期生活在高溶氧流水中,成活率可达到95%以上;
2、采用气提式增氧推水设备可以降低单位产量能耗,提升饲料消化吸收,降低饲料系数;
3、相同出鱼量只占传统池塘5%的面积,多个流水池可以进行多品种养殖,避免单一品种养殖风险;同时,还可以进行同一品种多规格的养殖,均匀上市,加速资金的周转;
4、实现室外工程化养殖管理,全程监控,减少病害发生和药物使用,提高水产品的安全性;
5、日常管理操作方便,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起捕率达100%;
6、有效收集养殖鱼类排泄物和饲料残渣,净化养殖池内水质,根本上解决了水产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和污染问题。